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基地博士Ⅱ组学术沙龙讨论笔记第一讲
2021年9月22日下午15:30(京时),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基地博硕士研究生小组文献交流(博士II组)沙龙讨论笔记第一讲以线下的方式在新疆大学本部科技楼623会议室召开。参与此次文献交流与学术讨论的有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赵景瑞、王慧、辛龙、肖涵月、闫新杰、寇明龙,共计6人参加。
博士研究生闫新杰分享文献中
首先,在读博士闫新杰介绍了论文《低碳城市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该论文发表于《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12期。该文章介绍了为确保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实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颁布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探讨该政策的实施是否能诱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通过何种影响机制发挥作用?并基于2005-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申请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多维度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企业整体层面的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主要体现在能源节约和替代能源生产两类专利的申请上,试点政策对高碳行业、非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诱发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是试点政策发挥作用的主要路径,其能够有效促进高碳行业中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且对前者的影响高于后者,而缓解融资约束机制未能得到有效验证。
在读博士寇明龙介绍了论文《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空间邻近效应与价值链关联构建:基于中国与亚太国家的实证分析》,该论文发表于《世界经济研究》2021年第8期。该文章主要内容介绍了深化价值链关联构建是促进区域经贸合作的引擎,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严重削弱双边价值链关联,并通过空间效应引发区域系统性风险。文章基于UIBE数据库,从价值链关联构建的形式和深度视角量化中国与亚太国家价值链关联度衡量指标,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价值链关联的相关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与亚太各国价值链关联度以直接与浅度价值链关联为主;母国政策不确定性是双边直接GVC构建的主要因素,东道国政策不确定性将强化母国与邻近第三国的双边深度价值链关联;母国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亚太发展中国家直接、间接和浅度价值链关联度的影响显著大于东道国,而中国-亚太发达国家深度价值链关联受东道国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更显著;遗传距离在价值链关联的空间效应中的作用显著大于地理距离。
在读博士肖涵月介绍了论文《国家级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基于70大中城市的经验证据》,该论文发表于《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7期。该文章利用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评估了国家级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研发发现:国家级新区持续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使得所在城市年均GDP增长率显著提高了约1.51个百分点,且其带动效应可持续7年;国家级新区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对其150千米内城市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负向虹吸效应的同时,显著带动了其周边150千米—200千米内城市的经济增长;国家级新区通过改变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利初始条件、制度创新与要素数量扩张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但未能带动区域高质量增长;国家级新区规划面积的合理区间为500平方千米-2000平方千米,区域协同增长效应使得双城布局的国家级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更强。
在读博士辛龙介绍了论文《金融集聚对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Effects of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on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cities: Insights from an empirical spatial Durbin model)》,该论文发表于《Energy Economics》2021年第7期。该文章主要内容介绍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是测量绿色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指标,深入了解实现能源,减少排放和发展经济的双赢。GTFP的推广不能与经济集聚所提供的金融支持分开。根据新经济地理学和集聚理论,采用区位熵和SBM-DEA方法,计算2003-2018年地级市金融集聚水平和GTFP。基于时空双向固定效应下空间杜宾模型探究金融集聚对GTFP的直接和溢出影响。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促进了本城市的GTFP增长,但它显著降低了城市周边地区的GTFP。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划分结果显示,在每个地区,金融集聚可以显着促进一个城市的GTFP,但对其周边地区没有显著影响,表明溢出效应薄弱。人口不到300万的城市与GTFP显著相关。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在GTFP增长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似乎微不足道。
在读博士王慧介绍了论文《随遇而安还是择木而栖:能源禀赋会影响制造业企业选址吗(Energy endowments and the location of manufacturing firms)》,该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5年第2期。该文章主要内容介绍了根据投资动机的不同,现有文献将外商直接投资(FDI)分为垂直型(成本导向型)FDI和水平型(市场导向型)FDI。其中,垂直型FDI理论认为,投资者会依据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将不同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从而借助东道国廉价的生产要素而增加利润。长期以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凭借自身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FDI流入,这吸引了大部分现有文献更多关注于不同国家的工资差异与FDI选址决策的关系,而忽略了能源价格差异对FDI选址的重要影响。该文提供了经验证据,证明个别公司通过选择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以更加充分得利用国际能源资源和价格差异。
在读博士赵景瑞介绍了论文《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中国出口行为》,该论文发表于《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8期。该文章主要内容介绍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中国搭建全面开放新平台与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载体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基于2007—2018年中国海关数据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施片区为分组依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中国出口及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1)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促进城市产品出口增长11.71%;产品出口增长主要体现在数量边际和扩展边际,价格边际无显著变动。(2)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动出口增长主要源于本地城市的贸易创造效应,对周围城市出口没有显著影响。(3)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暂未有效带动出口方式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结构转变,同时在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效应也尚未显现,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出口增长存在联动效应。政府在出台相关制度创新政策方面应进一步注重结构化调整,以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优化经济结构进程中的作用。
本次学术沙龙交流讨论气氛活跃,在提问环节大家针对交流论文进行了充分交流。大家通过本次会议对于文献与方法形成了新的认识,并在对文献的深入讨论中互相学习,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通讯员:赵景瑞
校对:王芝炜
审稿:丁辰鑫
202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