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基地博士Ⅰ组学术沙龙讨论笔记第一讲
2021年9月22日下午15:30(京时),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基地博硕士研究生小组文献交流(博士I组)沙龙讨论笔记第一讲以线下的方式在新疆大学本部科技楼615会议室召开。参与此次文献交流与学术讨论的有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研究生闫敏、原伟鹏、马点圆、赵燕、夏学超、杨泽东,共计6人。
博士研究生马点圆分享文献中
会议由博士四年级的两名同学、博士一年级的四名同学对近期阅读的高质量文献进行分享。首先,2018级博士闫敏讲解了论文《中国工业结对集聚和空间关联性分析》(《地理学报》2021年第76卷第4期)。文章认为要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就需要从产业关联视角考察中国工业的空间格局。集聚是工业在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把测度两两配对产业集聚的结对集聚指数和测度两两配对产业关联度的投入产出表相结合,首次构建集聚关联指数和关联集聚指数,以研究不同空间尺度下空间关联性的差异和出现差异的原因。通过整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二位数行业数据发现,一个区域出现结对集聚的配对产业数多不意味着该区域的集聚关联度大。2003—2013年中国工业的集聚关联度先增加后下降;比较不同空间尺度发现,集聚关联度与研究空间大小正相关,与基本单元大小负相关;比较相近空间尺度发现,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内产业在区县和城市层次的集聚关联度较大。这种空间关联性的差异主要源于现有区域治理体系、区域内的产业构成和外部冲击,受区域与产业政策影响,不同的区域和产业将会演化出不同的产业空间格局。现阶段应继续以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为引领,补足城市间产业同构、空间关联性差的短板,增强产业在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实现产业在空间的优化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018级博士原伟鹏讲解了论文《Air Pollution and Manufacturing Firm Productivity:Nationwide Estimates for China》(《The Economic Journal》2018年)。文章首先为污染对一国制造业短期生产率的因果影响提供了几乎详尽的估计。其次,提供了污染对产出影响的一般均衡估计,包括对生产率和劳动力供应的影响。最后,由于关于污染对高技能工人的影响的证据相对较少,本文分别估算了PM2.5对高技术和低技术产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现两者都有显著影响。
2021级博士生马点圆讲解了论文《江苏省人口城镇化与能源消费CO2排放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经济地理》2021年第41卷第5期)。文章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数据分析和LISA时空跃迁分析,探究2006—2017年江苏省人口城镇化与能源消费CO2排放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并构建空间滞后面板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6—2017年,江苏省人口城镇化与能源消费CO2排放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类型由良好耦合协调转化为优质耦合协调。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呈东部>西部>中部、南部>北部的趋势,空间格局较为稳定。耦合协调度绝对差异总体上呈减小趋势,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空间集聚性呈波动变化趋势。②空间滞后面板Tobit模型结果表明:年末总人口与空间因素对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人均GDP和碳排放强度对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第二产业比例对耦合协调度具有负向作用,但不明显。
2021级博士生赵燕讲解了论文《中国碳市场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基于市场机制与行政干预的协同作用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8期)。建立碳市场是中国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实践探索。中国碳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重履约轻交易”现象较为普遍,市场机制的减排有效性有待检验。文章基于市场机制与行政干预的协同作用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与检验北京等8个地区碳市场促进碳减排的理论机理与实际效果。研究发现,碳市场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体现为显著降低了当地的碳排放与碳强度且未抑制地区经济增长。然而,以碳价和市场流动性衡量的市场机制均未产生显著的碳减排效应,以相对市场交易规模衡量的市场机制仅部分解释碳市场的碳减排效应,因而市场机制对促进碳减排的作用有限。进一步研究发现,碳市场中的政府行政干预力度越大,则碳市场的碳减排效应越强,因而基于市场机制与行政干预的协同作用实现碳减排是中国当前碳市场的一大特色。为实现既定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未来地区及全国碳市场均应注重构建完善的碳交易平台,增强市场机制的成本效益激励作用,引导控排主体通过碳市场降低减排成本。
2021级博士生夏学超讲解了论文《相对贫困减缓、环境保护与健康保障的协同推进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10期)。减贫、环境保护与良好健康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当前全球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进展缓慢,而2020年底中国即将宣告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因此有必要探讨三项目标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研究减缓相对贫困会对环境质量、公众健康和社会福利产生什么影响,未来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该如何应对。文章基于OLG模型发现,减缓相对贫困会增加贫困居民收入,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生产扩张,进而加重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造成减贫、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冲突,同时不一定会增进社会福利。结合中国和瑞典两国实际,研究发现,当政策制定者越重视社会公平或者贫富收入差距和健康投资差距越小时,相对贫困治理越有可能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基于数值模拟进一步发现,配合实施减缓相对贫困、降低生产污染强度和生活污染强度、提高健康服务效率,能够实现增进社会福利的政策目标。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必须警惕减贫、环境与健康间冲突风险,强化国家层面政策一致性,倡导国际层面交流合作,协同推进相对贫困减缓、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与健康保障。
2021级博士生杨泽东讲解了论文《城乡收入差距对碳排放影响的经验证据》(《宏观经济研究》(2016年第1期))。文章文采用中国1998年至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城乡收入差距对碳排放的影响,为“公平”(城乡收入分配优化)何以提升“效率”(碳减排视角的经济效率)提供了较好的诠释。实证过程充分考虑了模型的内生性、异质性及碳排放分布问题,提高了估计的稳健性。结果表明:无论是泰尔指数还是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都将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内涵于工业化进程的传统城镇化以及城乡分割下的城乡消费差异构成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碳排放的内在逻辑;工具变量估计和分位数回归证明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的结果是稳健的,但不考虑城乡收入差距的内生性会高估对碳排放的影响,而且泰尔指数对碳排放的影响在低分位状态比高分位状态更为显著。此外还发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二氧化碳排放演变特征轨迹呈倒N型;外资依存度对碳排放的影响显著为正,正在加快推进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日益提升的居民环保意识,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本次学术沙龙交流中,在读博士生对工业集聚、环境保护、能源消费、碳减排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为各自的论文撰写做准备。此次文献交流关注了最新文章并紧扣研究方向,大家受益颇深。
通讯员:杨泽东
校对:王芝炜
审稿:丁辰鑫
202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