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交流 
 区域交流 
 基地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交流>>基地交流>>正文
基地交流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大组会文献交流第六讲

2021年04月12日 22:52  点击:[]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大组会文献交流第六讲

202147日上午10:00(京时),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CIM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博硕士学术沙龙第六讲在新疆大学本部科技楼615会议室进行,此次文献交流与学术讨论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参加文献交流的有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慧教授,博士研究生刘晓燕、向仙虹、谷魁英、赵景瑞、闫敏、原伟鹏、王慧、肖涵月、闫新杰、寇明龙,硕士研究生庄真懿、马点圆、郭秋秋、扎恩哈尔、李腾腾、李晓琪、邓又一、张策、张娇宁、王芝炜、靳春丽、豆勇芳、王凤逸、黎炯婵、丁辰鑫共计26人。

会议伊始,博士研究生原伟鹏讲解了《偏离最优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献,该文献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在测度偏离最有环境政策程度指标的基础上首次考察了偏离最优环境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2003-2016年中国2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结合SBM-DDF方法重新估算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偏离最优环境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第二,环境政策的偏离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体现了经济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结构的异质性;第三,环境政策的偏离度会通过扭曲产业结构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该研究即为遵循“环境政策与产业结构”匹配性提供了研究基础,也为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在读博士研究生原伟鹏文献分享中

紧接着,博士研究生肖涵月讲解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扶助政策实施效果、长效机制与产业升级》文献,该文献基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扶助政策背景,考察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升级和民生保障情况,基于2003-2013年县域层面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扶助政策对人均GDP、就业和产业升级的影响,并对长效机制做了检验。结果表明:资源枯竭型城市扶助政策显著提高了地区人均GDP和就业率,识别条件检验和稳健性检验显示这一结论非常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资源枯竭型城市扶助政策促进了中西部地区、森林工业和石油类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人均GDP和就业率,推动了地区产业升级。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资源枯竭型城市扶助政策通过提高市场化程度、扩大开放水平、发展替代产业的长效机制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就业稳定,但在出口贸易、第三产业发展方面仍有待加强。

在读博士研究生肖涵月文献分享中

本次学术沙龙交流讨论气氛活跃,在提问环节大家对渐进式双重差分法的使用范围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同学们在此次交流中互相学习,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通讯员:张娇宁

2021.04.0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