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基地硕士学术沙龙讨论笔记第五讲
2020年10月21日下午17:00(京时),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硕士学术沙龙第五讲以线上和线下结合方式在新疆大学北校区2112会议室和腾讯会议进行召开。参与此次文献交流与学术讨论的有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郭秋秋、马点圆、庄真懿、杨永腾、扎恩哈尔、李腾腾、李晓琪、邓又一、张策、张娇宁、崔青、王芝炜、靳春丽、豆勇芳、王凤逸、黎炯婵、丁辰鑫,共计17人。
会议按照汇报顺序依次展开。会议伊始,硕士研究生邓又一向大家讲解了《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可达性与企业生产率------基于竞争和资源配置的视角》一文,文章实证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从竞争与资源配置的视角探讨了影响机制。文章采用Donaldson&Hornbeck(2016)的方法,利用高度细化的交通路网分布图,估算了城市间的运输成本,并构建了每个城市的市场可达性(market access)指标,结合1998年-2007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有两个发现(1)交通基础设施通过提升市场市场可达性显著且稳健地提高了企业生产率。(2)市场可达性的提升对具有初始比较优势的行业、初始生产率水平较高的企业作用更大。对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实践意义。邓又一结合这篇文章介绍了我国交通基础发展现状、研究意义、对经济的影响方式、对企业正负面影响,以及这篇文章的创新点。
在读硕士研究生邓又一文献分享进行中
然后,在读硕士研究生崔青汇报了发表在《管理评论》上的文章《商业模式二次创新和制度环境共演的过程与机制:基于支付宝发展环境历程的纵向案例研究》一文,这篇文章选取支付宝作为典型案例,分析企业商业模式二次创新的过程,并探究其与制度环境的共演机制。发现,商业模式二次创新包含适应创新和自主创新两个阶段,存在适应式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式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式商业模式创新三种不同创新方式的演进,并通过不同的创新方式与制度环境相互影响,进一步提炼出“制度压力驱动企业进行商业模式适应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触发潜在的制度压力”“商业模式自主创新引致制度环境变化”的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发现可以丰富商业模式二次创新理论,也对企业在变化的制度环境中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指导。
在读硕士研究生崔青文献分享进行中
在读硕士研究生王芝炜汇报了发表在《管理工程学报》上的文章《网络自主权、企业双元创新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研究》。本研究整合网络视角、双元创新战略视角和商业模式创新视角,探讨了网络自主权、企业双元创新战略选择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关系,并考察了内部协调柔性的调节效应。通过对356家企业调查样本进行层次回归与Bootstrap分析后发现:(1)网络自主权能促进商业模式创新;(2)企业双元创新战略在网络自主权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内部协调柔性能促进企业双元创新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4)内部协调柔性对网络自主权与渐进式创新战略间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并最终作用于商业模式创新,但并不显著影响网络自主权与突破式创新战略之间关系。本研究结论能够促进对网络自主权或自主性这一概念的关注,为解决“企业如何实现商业模式创新”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在读硕士研究生王芝炜文献分享进行中
在读硕士研究生靳春丽汇报了发表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上的文章《相对环境规制、高污染产业转移与污染集聚》。文章利用我国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计算高污染产业动态集聚指数,环境污染集聚指数和相对环境规制强度指数,利用GMM广义估计法进行全样本、区域异质性、时期异质性回归分析。子样本回归分析中分别按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进行区域异质性分组,按我国2006—2010年和2011—2015年进行时期异质性分组,得出的子样本回归结果与全样本回归结果大体上是相吻合的。结果表明:我国相对环境规制与环境污染集聚呈现“倒U型”关系;高污染产业转移所带来的主要是工业废水污染和工业废气污染的集聚程度的加深;由转移所带来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集聚不十分明显;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地区环境污染集聚加剧;EKC曲线在我国确实存在,但并不显著;劳动力成本和质量的提高会使得环境污染集聚下降。高污染产业转入地在承接转出地产业转移的同时,应该努力提高能源效率,引进绿色排污工具,从而促进转入地和转出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同 时,各地区应依据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和有效利用原则,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渐由分散治理向集中控制转化,力求从地区源头解决污染问题,以实现最大程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地方政府应该综合考虑产业结构、地区生产总值、要素成本、资源禀赋等因素,通过建立地区之间的产业链,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在读硕士研究生豆勇芳汇报了发表在《管理评论》上的文章《裂变新创企业邻近选址类型划分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匹配关系—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探索》一文。这篇文章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基于理论抽样原则,对选取的6家裂变新创企业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考察,研究发现,根据情境与主导要素不同,裂变新创企业邻近选址可归结为4种类型,即业务互补型、品牌共生型、家庭紧密型和社会维系型,不同选址类型与外部环境存在不同的匹配关系。研究结论拓展并深化了裂变创业领域的研究视角,对新创企业选址决策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在读硕士研究生豆勇芳文献分享进行中
最后,硕士研究生王凤逸向大家分享了发表在《经济研究》2020年第8期上的文章《地方政府环境目标约束是否影响了产业转型升级?》,本文采用DID模型和工具变量法从城市和企业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目标约束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将环境绩效纳入官员考核后,面临环境目标约束的地方政府,其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较为明显。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2)机制分析发现,环境目标约束会使地方政府通过加强环境规制,调整产业政策和财政支出结构等行为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3)进一步研究发现,主动推行环境考核官员更有积极性推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
在读硕士研究生王凤逸文献分享进行中
本次学术沙龙交流讨论内容丰富、气氛活跃,让思想的火花产生了碰撞,同学们获益匪浅,为后续的学习夯实了基础。
(通讯员:崔青)
2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