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博士学术沙龙讨论笔记第十二讲
2020年5月25日下午16:00(京时),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博士学术沙龙第十二讲以腾讯会议方式如期召开。参加本次学术交流的有新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孙慧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郭卫香、刘晓燕、向仙虹、赵景瑞、沈云鹏、谷魁英、闫敏、原伟鹏、郝晓、肖涵月、辛龙、王慧,在读硕士研究生崔青共计15人。
2017级博士研究生刘晓燕介绍了《人力资本错配下的决策:优先创新驱动还是优先产业升级?》(《经济研究》2019年第8期)。文章将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相结合,以实现新时代下经济的平稳过渡和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研究表明,在市场条件下,后发国家的经济转型伴随着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错配,其占优决策为优先作好产业升级,而不是创新驱动。然而,如果后发国家一直保持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而不纠正人力资本与传统产业间的错配,则难以实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纠正错配时,后发国家如果过多地强调自主创新,而忽视产业升级,可能违背市场规律,难以摆脱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就纠正人力资本错配而言本文的政策建议为:通过深化市场化导向的制度变革、提高高技能产业的投资回报、提升人力资本定价的市场化程度以及积极鼓励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式改善人力资本错配现状。
2017级博士研究生刘晓燕文献交流中
2017级博士研究生郭卫香介绍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域的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文章为探究环境规制政策是否能够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增长的“双红利”,本研究采用松弛模型的方向距离函数(SBM-DDF)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方法,通过测算2006—2017年中国省域全要素碳生产率,刻画中国省域全要素碳生产率的空间特征,进一步厘清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各省份全要素碳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其中高-高集聚(H-H)省份多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低-低集聚(L-L)省份多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2)环境规制会促进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提升,且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本地效应”大于“邻地效应”;(3)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2017级博士研究生郭卫香文献交流中
2018级博士研究生沈云鹏介绍了开题报告《重点行业视角下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污染转移效应研究》,分别从各关键词之间的逻辑联系、数据可得性、重点行业界定等方面展开讨论。
2018级博士研究生沈云鹏开题报告讨论中
2017级博士研究生赵景瑞介绍了《地理连通性和跨境投资:“一带一路”》(《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20年9月)。该研究通过运输网络的扩散而降低的运输成本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跨境投资?探索丰富的运输网络和旅行时间数据以及运输技术的成本和供应需求所产生的外源性变化,我们发现,不断扩展的运输网络重塑了跨境投资的空间组织和距离弹性。直航,班轮运输和高铁的激增使全球投资的空间分布趋于平坦,并导致 2000-2012 年全球跨境投资增长了 27%。分析还预测, “一带一路” 倡议是近期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交通倡议,可能会通过网络溢出效应将参与国的跨境投资进一步提高 3%, 将非参与国的跨境投资提高 1%。但是,其影响随市场规模,监管效率和贸易一体化而变化,对于市场和机构特征吸引力不强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2017级博士研究生赵景瑞开题报告讨论中
2017级博士研究生向仙虹介绍了《制度环境、技术复杂度与空间溢出的产业间非均衡性》(《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5期)。制度环境作为约束区际互动的因素对于经济空间关联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系统地构建了空间溢出影响产业演化的路径体系,探索制度环境导致空间溢出产业空间非均衡性的作用机制,以剖析制度影响区际经济关联的微观基础。基于中国地级地区4位数制造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地区间会通过“水平关联”“技术关联”与“投入产出关联”三条路径实现空间溢出,但受到制度环境的调节,较差的制度环境会削弱溢出效应。制度环境通过信任机制影响区际互动,对于不同溢出路径具有差异性的调节作用。技术关联和投入产出关联溢出依赖于企业间的密切互动,显著受到制度环境的调节;水平关联溢出并不一定依赖于企业间互动,受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较弱。高技术复杂度产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具有密切技术相关性和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间协同机制,因而要求优越的制度环境支持,由此,在制度环境影响下,空间溢出在不同技术复杂度的产业间表现出非均衡性。本文结论暗含"产业促进政策悖论"致力于促进本地发展的政策很可能因为扭曲制度环境反而成为制约发展的因素。中国推进转型发展与区域协商创新需要降低区际经济互动的交易成本,设计和建设规则透明、信息畅通、政策公平的正式制度是重点之一。
2017级博士研究生向仙虹文献交流中
2018级博士研究生原伟鹏介绍了《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air pollution on road safety using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inversion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9年8月)。空气质量是否影响道路安全?我们估计2009-2014年英国空气污染增加对道路交通事故数量的影响。为了解决虚假相关的问题,我们利用大气温度反演作为每日空气污染水平的外生变化来源。我们发现每增加1μg/m3PM2.5,每天发生事故的车辆数量增长0.3-0.6%。这项发现表明,不太安全的道路可能会带来巨大的、以前被忽视的空气污染成本。结果对许多不同的子样本都是稳健的。接着介绍了《Risk of increased food insecurity under stringent global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policy》(《Nature Climate Change》)。文章指出气候变化会直接加剧粮食不安全,因为在重要的农业地区,气候变暖和干旱会对作物生产产生影响。然而,通过全面、全经济范围的GHG减排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也可能对粮食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因为这会对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和供应产生间接影响。在这里,我们对气候变化和气候缓解措施对农产品价格、膳食能量供应和面临饥饿风险的人口的综合影响进行了多模型评估。一个强有力的发现是,到2050年,严格的气候缓解政策如果在所有部门和地区得到均衡实施,将对全球饥饿和粮食消费产生比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更大的负面影响。负面影响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等脆弱的低收入地区最为普遍,这些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2018级博士研究生闫敏介绍《Revealing contributions to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in China: From the dimensions of final demand, driving effect and supply chain》。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更为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空气质量。考虑到目前研究多关注在生产侧的排放上,我们还需从需求侧确定出导致这一时期污染物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本研究致力于从最终需求、驱动效果和供应链这三个方面揭示2010—2015年间SO2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在投入产出框架和排放数据清单的基础上,本研究逐一进行了需求驱动的核算、结构分解分析和结构路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5年间,固定资本形成和出口是需求驱动排放的主要驱动力,占总量的60%以上。排放强度是抑制排放最主要的因素,减少了约998万吨排放量;人均最终需求是促进排放最主要的因素,增加了约599万吨排放量。供应链中,对排放量的增加贡献最大的是“非金属矿物产品的生产→建筑→固定资本形成”,这主要受排放强度上升的影响;对排放量的减少贡献最大的是“电力和热力的生产与供应→城市居民消费”,这主要受排放强度下降的影响。最后,本研究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所量化的驱动因素和揭示出的二氧化硫排放驱动机制有助于在未来从多个角度制定更加完备的空气污染控制策略
2018级博士研究生闫敏文献交流中
2018级博士研究生谷魁英介绍了《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上的环境规制政策与污染治理机制研究》(《世界经济》,2018年第8期)。文章在同一理论框架中,构建了包括企业治污资本投入、政府实施环境税和减排补贴两种环境规制政策的理论模型,模拟解出了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模型鞍点路径上的均衡解。主要结论为:渐进递增的动态环境税和渐进递减的动态减排补贴率的政策组合,提高了企业的污染减排动机,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累积水平,实现了鞍点路径上的福利最大化目标。相比而言,仅实施环境税政策对企业污染减排动机的激励不足,环境污染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将会产生倒U型的污染累积路径,并造成较高的生产效率损失和社会福利损失;而过高的减排补贴政策虽然短期内缓解了环境税对产出的不利影响,但长期会扭曲生产要素的配置,扩大的产出规模并没有带来更高的福利水平。实现环境税与减排补贴之间的优化组合,对于发挥环境规制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2018级博士研究生郝晓介绍了《新兴经济体大国中间产品创新驱动全球价值链攀升——基于中国经验的解释》(《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5期)。文章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框架下,基于中国的实践,提出新兴经济大国中间产品创新驱动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机制与路径,即利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获取发达经济体中低端中间产品外包,通过国内生产体系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引致国内中间产品的创新,实现进口替代,进而引发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以及来自发达经济体的知识溢出与研发合作。上述机制共同推动着中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持续攀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制造业中间产品创新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对间接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作用、对高技术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进口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有一定的负向效应,但随着中间产品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负向效应明显下降;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过程中,随着中国制造业高技能劳动力和本土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中间产品创新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正向影响增强。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尤其是促进创新、知识和科技服务贸易自由化;提高国内创新体系效率扩大高技能劳动力教育供给与国际研发合作提高国内中间产品R&D投入强度,逐步降低对G5发达经济体中间产品的依赖,释放国内巨大市场规模的效应,持续推动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2018级博士研究生郝晓文献交流中
2019级博士研究生辛龙介绍了《Ca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promote pollution agglomeration?Evidence from China》(《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9年12月)。文章指出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负外部性将逐渐显现,环境污染问题将日趋严重。本文采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了污染物排放的综合指数,并通过地理集中度得到了污染物的聚集程度。利用区位商指数估计产业集聚程度。利用地理时间加权回归(GTWR)模型研究了产业集聚对污染集聚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污染集聚与产业集聚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2)在国家层面上,产业集聚增加了污染集聚。(3)在省级层面,产业集聚对污染集聚有正向影响,但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北部地区(如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东部地区(如北京、天津、辽宁)的正面效应最强,西部地区(如四川、贵州、广西)的正面效应较低。(4)从时间上看,产业集聚与污染集聚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短期内很难削弱其积极作用。为提高环境质量,本研究提出了优化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加强区域联动等建议。
2019级博士研究生辛龙文献交流中
2019级博士研究生肖涵月介绍了《考虑排污权市场价格不确定性的企业生产决策》(《中国管理科学》,2020年第4期)。目前有关不确定情境下排污权交易企业生产决策问题研究通常都是采纳的期望效用理论。针对排污权市场价格不确定性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重点引入前景理论,考察排污权市场价格不确定情境下的企业生产决策问题。首先通过建立特定排污权市场价格下的生产决策优化模型,提取了企业在产品生产、污染削减、排污权交易等方面决策行为与排污权市场价格之间的关联性;基于此,运用前景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推导了排污权市场价格不确定情境下企业生产决策的价值函数、主观概率与决策权重函数,建立了考虑心理参考点与决策偏好的生产决策模型。结果表明:由于受信息局限、资源禀赋、心理预期、行为偏好等多方面的影响,企业的实际生产决策会系统性地偏离期望最优决策;算例分析也从多个角度清晰刻画了企业面向排污权市场价格不确定性的复杂决策行为,所得结果更贴近现实情景,并充分说明了基于前景理论的模型分析能够更好地描述排污权交易企业的实际生产决策行为。
2019级博士研究生王慧介绍了《政策偏向、省会首位度与城市规模分布》(《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4月)。文章指出2010年后,部分省份强化了提升省内中心城市首位度的政策导向,这种以行政手段提升首位度的做法,会对城镇格局以及居民福利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基于量化空间模型,将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分解为生产率、用地指标、用地结构、就业机会、外生舒适度与住房有效供给率等维度,利用反事实方法评估了提升首位度的相关政策对居民福利、GDP以及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当省级层面给予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更多用地指标时,可以在提高这些城市首位度的同时提升总体GDP水平,但会导致均衡时居民福利水平有所降低;②GDP与福利的非同步变动,源于户籍制度影响下人口要素与土地要素的空间错配,即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人口集聚不足而一般地级市用地约束加强;③若降低落户门槛或消除省内城市间住房有效供给率的差异,均能使GDP与福利水平同时提高,且城市规模分布向Zipf定律收敛。为此,以提升经济密度为导向,以渐进的户籍改革为手段推动人口向省会及副省级城市集聚,多管齐下提高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住房有效供给水平,是优化城市规模分布、实现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019级博士研究生王慧文献交流中
会议结束之际,孙慧教授鼓励同学们分享高质量前言研究,形成热烈讨论、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并对以后的文献交流与论文进展报告工作的时间和内容进行了部署安排。本次的学术沙龙以网上腾讯会议的创新型方式展开学术交流,同学们的学术讨论热情与思想火花碰撞丝毫不亚于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每一次的文献交流都为同学们创造了一个互相学习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了思想和方法的交流与共享,同时也为各位同学的科研学习拓宽思路,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通讯员:辛龙)
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