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基地博士学术沙龙讨论笔记第七讲
2020年4月20日下午16:00(京时),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博士学术沙龙第七讲以腾讯会议方式如期召开。参加本次学术交流的有新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孙慧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赵景瑞、谷魁英、闫敏、原伟鹏、肖涵月、辛龙、王慧共计8人。
2018级博士研究生谷魁英介绍了GDELT(The Global Data base of Events,Language,and Tone)数据库及其运用情况。GDELT是一个免费开放的新闻数据库,GDELT不仅对新闻中的人物、组织、事件、语气等信息进行提取,更重要的是它提取了新闻中的位置信息,并给出了相应的国家编码和参考经纬度。GDELT数据具有很高的时效性,每15min实时更新一次。基于该数据的这些特点,可以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探索不同地理区域和地理对象之间的联系及其时空演化规律。谷魁英结合自身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与经验,与大家进行了分享讨论。各位同学积极发言,将GDELT数据库与自身研究的契合点主动分享,碰撞思维火花。孙慧教授针对GDELT数据库与团队研究方向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提出大家要专注科研,加快研究进展,结合前沿数据库撰写与课题高度相关的高水平论文。
2018级博士研究生谷魁英分享中
孙慧教授针对2014级博士、现湖南商学院副教授李建军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验与大家进行了分享。李建军副教授在申报过程中不断主动与孙慧教授沟通交流,孙慧教授不吝赐教,耐心细致指导并多次修改课题的作用机制图,保证了课题的顺利申报。李建军副教授在疫情期间依旧持续钻研、不断学习的精神,课题申报中迎难而上、无畏探索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2019级博士研究生肖涵月介绍了《China CO2 emission accounts 1997–2015》(《scientific data》2018年1月)。本研究构建了中国及其30个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清单时间序列。论文遵循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气专委)的排放核算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地域管理。清单包括与能源有关的排放(47个部门中的17种矿物燃料)和与过程有关的排放(水泥生产)。数据集的第一个版本显示了1997年至2015年的排放清单。我们将每年更新数据集。统一格式的排放清单为我国进一步开展与排放相关的研究和制定减排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持。该研究发布的1997-2015年中国分省分行业的碳排放数据与本团队研究密切,参会的各位同学分别针对研究领域与数据的研究切入点进行了分享,孙慧教授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该数据库与国自科课题紧密结合,努力完成并发表高质量论文。
2019级博士研究生肖涵月文献交流中
2018级博士研究生闫敏介绍了《基于MRIO的中国省区和产业灰水足迹测算及转移分》(《地理科学进展》,2020年2月)。论文在对传统灰水足迹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02、2007和2012年多区 域投入产出表,计算中国30个省份(因数据所限,未分析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和17个产业2002—2012年中 间消费和最终消费灰水足迹,以及合并后的8大区域和17个产业的总灰水足迹转移。结果表明:①山东、河南和河北等经济规模较大的地区灰水足迹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青海、宁夏和海南等经济规模较小的地区灰水足 迹一直处于相对较少的状态。②农业是灰水足迹产生的最大部门,商业及运输业等4个产业部门灰水足迹较大,但其总和却远小于农业灰水足迹;其他制造业等5个产业部门灰水足迹一直相对较少。③灰水足迹净输入区域为京津区域、北部沿海区域、东部沿海区域和南部沿海区域;灰水足迹转移量最大的2条路径之和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识别出的主要灰水足迹流出—流入关系区域为中部区域—东部沿海区域。④农业和采选业为灰水足迹净输出部门,大部分轻工业及第三产业为灰水足迹净输入部门;识别出的主要灰水足迹流出—流入关系部门包括 农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农业—纺织服务业、农业—化学工业。各地区和产业产生的灰水足迹以及区域和 产业识别出的灰水足迹路径可为减少灰水产生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地区和产业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2018级博士研究生原伟鹏介绍了《中美大气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来自国家和城市层面 PM2.5的经验证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3期)。以PM2.5浓度表征大气污染程度,采用收敛交叉映射(Convergent Cross Mapping, CCM)方法,在采集伯克利地球发布的小时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算数平均得到 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PM2.5浓度日均数据,从国家和城市两个层面识别了中美大气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研究发 现,中美两国的大气污染是空间交互影响的。其中,国家层面,在CCM因果检验基础上的广义同步检验表明,在1%显著性水平上,大 气污染仅存在由美国指向中国的单向因果关系。城市层面,中美两国10个样本城市之间理论上共存在50个可能的因果关系(5 X5 X2"研究发现,在1%显著性水平上,美国城市指向中国城市的因果关系有12个,而中国城市指向美国城市的因果关系仅有5个。在影响强度上,美国城市的大气污染对中国城市的影响强度高于中国城市的大气污染对美国城市的影响强度,如重庆的大气污染对华盛顿的影响强度为0.21,而华盛顿的大气污染对重庆的影响强度为0.35面对大气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中美两国可通过积极开 展联合科研攻关,厘清大气污染的传输路径及其驱动因素,进行污染物的联合监测与数据管理;通过共享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基金等方式,加强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合作。一旦中美两国成功建立起大气污染双边合作治理体系,依靠两国的国际 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进来共同行动,大气污染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将非常值得期待。
2019级博士研究生王慧介绍了《环境规制引起了污染就近转移吗?》(《经济研究》,2017年第5期)。本文基于空间自滞后模型,将城市年鉴数据、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数据及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匹配,采用工具变量法回归对邻近城市环境规制与本地污染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识别,研究发现确实存在环境规制引发污染就近转移的现象,在考虑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安慰剂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的讨论揭示出:环境规制引发的污染就近转移效应在150千米达到峰值,即污染基本就近转移到周边城市;污染就近转移效应近几年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就近特征;污染迁出地的环境规制不仅提升了污染迁入地的产业规模,更是深化了污染迁入地的产业结构污染程度;污染迁出地企业的退出壁垒有助于缓解污染就近转移效应,而企业的国有性质未能产生明显的中和效应。
2019级博士研究生辛龙介绍了《Exploring the effect of producer services agglomeration on China’s energy efficiency under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0年4月)。本文利用空间Durbin模型对环境约束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国家层面上,生产性服务业城市化集聚不仅显著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对周边地区也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而生产性服务业的本地化集聚只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从区域角度看,东部地区城市化和生产性服务业本地化集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东部地区城市化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较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改善作用较大,区域主要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市场外部性,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
2018级博士研究生郝晓介绍了《跨境电商平台克服了哪些贸易成本?——来自“敦煌网”数据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20年第2期)。本文应用中国最大的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2013-2016年的国际、省级和行业级别的跨境出口数据以及相关宏观数据,从出口目的国和出口生产地双重视角判别跨境电商中不同类型的贸易成本对出口贸易的规模及结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跨境电商能够有效降低国际贸易中的固定成本(如市场规模),但对可变成本(如关税)更加敏感;(2)跨境电商有助于克服生产的固定成本,对生产的可变成本(如劳动力成本)更加敏感;(3)互联网发展水平对跨境电商的规模和结构占比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跨境电商克服了诸多贸易成本因素的阻碍,拓展了贸易边界;同时跨境电商为非沿海省份、高附加值行业提供了国际贸易的新机遇。本文为跨境电商促进国际贸易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更直接的新证据,并为我国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提供了决策参考。
2018级博士研究生郝晓文献交流中
2017级博士研究生赵景瑞介绍了《贸易冲突与合作: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解释》(《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3期)。本文构造了一个开放经济下的多阶段全球价值链生产模型,使用全球16个主要经济体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多阶段全球价值链生产模型中,技术水平高和劳动要素成本高的国家更倾向专业化于全球价值链上游阶段,而技术水平低和劳动要素成本低的国家更倾向专业化于全球价值链下游阶段;②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虽然会引起各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全球贸易分工格局的变化,但并不一定导致发达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利益受损,国家之间的技术竞争并不一定是零和博弈,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可能会带来全球贸易体系范围内的帕累托改进;③适当程度的对外开放政策既能够有效提升国际贸易合作水平、维护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也能够提升中国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地位,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创新治理政策方面,应主动把握以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契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球价值链升级;在全球价值链治理政策方面,应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完善贸易规则和制度的供给机制,打造互利共赢的新型全球化格局。
本次的学术沙龙以网上腾讯会议的创新型方式展开学术交流,同学们的学术讨论热情与思想火花碰撞丝毫不亚于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每一次的文献交流都为同学们创造了一个互相学习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了思想和方法的交流与共享,同时也为各位同学的科研学习拓宽思路,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通讯员:王慧)
20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