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交流 
 区域交流 
 基地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交流>>基地交流>>正文
基地交流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基地博士学术沙龙讨论笔记第十讲

2023年05月08日 12:14  点击:[]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基地博士学术沙龙讨论笔记第十讲

202358日上午1030(京时),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基地博士研究生小组文献交流第10讲以线下+线上的方式在新疆大学本部科技楼615会议室召开。参与此次文献交流与学术讨论的有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慧教授,博士研究生闫新杰、门柯平、寇明龙、赵燕、夏学超、马点圆、杨泽东、王芝炜、王娇、丁辰鑫,硕士研究生唐静、孙勇、邱朝乐、张贤峰、祝树森、张贝贝、杨巨星、张学峰、罗添、许路瑶和童乔莉,共计22人。

首先,2020级博士研究生闫新杰分享了《中国市域尺度共同富裕水平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发表于《经济地理》2023年第1期。文章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共同”与“富裕”两个维度,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市域共同富裕评价体系,测算了20132020年我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市域的共同富裕水平,并对共同富裕及其各维度的空间特征、收敛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共同富裕及其各维度存在稳定增长趋势,但共同维度增长速度低于富裕维度;(2)共同富裕及其各维度均存在以高值为中心向外递减的阶梯状分布格局,共同富裕与富裕维度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心,而共同维度存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东北部分地区3个中心,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空间正自相关性;(3)共同富裕及其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收敛特征,呈“越低越快”的追赶态势,且共同维度的收敛速度更快;(4)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共同富裕的增长速度,在脱贫攻坚政策下,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致富”效应,而“共富”效应不明显,农业依赖度越高则政策的“共富”效应越差,而数字经济发展在现阶段抑制了共同富裕的增长速度。

随后,2021级博士研究生夏学超分享了《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特征事实与机制分析》,发表于《经济研究》2022年第12卷。文章首先梳理了低碳经济转型的典型特征事实,进而在一个绿色增长模型中刻画了高碳资产、低碳资产、碳排放以及污染损害的动态特征,并分析了经济低碳转型的理论机制。本文还定量模拟了我国经济低碳转型的时间路径。研究表明:碳定价、排放效率提升与资产结构低碳化调整是实现“碳中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机制。碳定价通过纠正碳排放外部性成本释放减排激励信号,并促使排放效率提升和资产结构调整;排放效率提升和结构清洁化调整又可以抵消碳定价的经济约束效应,减轻资产搁浅等低碳转型代价,推动低碳转型平稳过渡。三种机制的联合作用既有助于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又可以促进经济内生增长。研究结论为碳中和背景下经济低碳转型机制设计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接着,2021级博士研究生赵燕介绍了《科技金融政策文本量化及政策工具组合效应研究》,发表于《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3年第3期。论文以我国19852021年国家层面科技金融政策数据为例,在回顾和梳理科技金融政策演化进程的基础上,依据扎根理论,通过Nvivo质性分析软件,探索科技金融政策的文种类型、发文主体、政策工具类型及其具体内容,将科技金融政策工具提炼为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同时,为深入分析各政策工具间的组合效应,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索总结我国科技金融政策在发展历程中的不同组合类型,具体总结为市场驱动型、政府-市场联动型和政策主导型三种。以政策工具间组合为切入点,再对科技金融政策的制定与经济发展和创新水平间的关系进行关联论述,进一步明晰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战略的政策工具组态效应,对科技金融政策工具选择与组合决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22级博士研究生丁辰鑫介绍了《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省域碳平衡能力与城镇化的关系》,发表于《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第12期。论文采用温室气体清单法、碳吸收清查法、碳平衡指标法和多元城镇化测量法分别测算19992018年中国省域碳平衡能力与各类城镇化指标,利用空间自然断点分级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分别分析中国省域碳平衡能力与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互动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碳排放不断增多,碳吸收不断减少,碳平衡能力呈上升、下降、先减后增和先增后减四种趋势,碳排放呈“东多西少”分布,碳吸收与碳平衡能力分别呈“西多东少”和“西强东弱”分布。(2)中国人口、经济、空间、生态城镇化和城镇化综合指标不断提升,其中空间城镇化大致呈“西高东低”分布,其余则呈“东高西低”分布。(3)除空间城镇化外,中国整体碳平衡能力与各类城镇化的关系均为反馈型,而各省域增长保护型数量最多,中立型数量最少。

2022级博士研究生宫圆圆介绍了《互联网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微观机制与宏观效应》,发表于《经济研究》2022年第2期。通过观察互联网快速发展时期中国企业“集聚逆转”的事实,文章使用融入房地产部门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基于互联网对企业的“引力机制”与放大房价分散力的“放大机制”,推演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重塑机制”。实证方面,应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互联网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微观机制,运用工具变量法验证互联网重塑经济地理格局的宏观效应。研究发现: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地区竞争优势的源泉,对企业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快速上涨的房价大幅提高了拥挤成本,成为分散企业的力量。中国的"基础设施奇迹"填平了“接入鸿沟”,在充分发挥网络外部性的同时,助推企业由高房价地区流入低房价地区。互联网放大了以房价为表征的拥挤成本的分散力,正在重塑着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本文提出以互联网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政策建议。

最后,2022级博士研究生王娇介绍了《Can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promote balanced green development? A consideration of efficiency and fairness》,发表于《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2年第9期。基于绿色发展的内涵,论文将对环境的公平性嵌入到绿色发展体系中,构建一个平衡的绿色发展指数来衡量效率和公平两个维度。从理论上理解实施ETS所产生的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协同发展效应,分析碳市场对绿色平衡发展的影响。利用2008-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多期差分(DID)模型,探讨中国碳排放交易计划对绿色均衡水平的影响。首先,结果表明,中国的绿色平衡发展水平总体上是弱协调的,存在全球空间集聚效应。第二,碳排放交易计划明显提高了绿色平衡发展水平,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与环境公平的协调程度,为绿色发展提供了一条包括效率和公平的有效路径。第三,碳排放交易计划对绿色均衡水平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影响明显高于对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影响。与现有研究相比,本研究打破了单一的研究视角。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出发,对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提出改进意见,以加强绿色发展的平衡性。本文为在碳封顶、碳中和的目标下深化中国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文献讨论中

本次学术沙龙交流讨论气氛严谨,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针对自己在论文阅读过程中的困惑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思想的碰撞中收获颇丰。

 

通讯员:闫新杰

校对:祝树森

审稿:孙勇

2023.05.0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