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基地博士组文献交流第一讲
2022年3月7日上午10:10(京时),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基地博士研究生小组文献交流第一讲以线下的方式在新疆大学本部科技楼615与623会议室召开。参与此次文献交流与学术讨论的有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赵景瑞、闫敏、原伟鹏、王慧、辛龙、肖涵月、闫新杰、寇明龙、赵燕、夏学超、马点圆、杨泽东,共计12人参加。
首先,赵景瑞、闫敏、原伟鹏、王慧四位同学就毕业论文撰写进展情况进行汇报。接着,闫新杰分享了《交通基础设施升级与污染型企业选址》,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10期。该文以中国城市高铁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对污染型企业选址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高铁开通对污染型企业选址在整体上有负向影响,但该影响具有三个方面的异质性:(1)私营及其他性质的污染型企业新增数目明显下降,而外资和国有企业却不明显;(2)高铁开通对东部、大城市和发达城市污染型企业进入的抑制效应非常显著,而中西部、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城市反而因高铁开通吸引了更多的污染型企业;(3)环保意识较强的城市在开通高铁后,污染型企业的进驻情况明显下降。本文还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影响污染型企业选址的作用机制可总结为环境清洁效应、要素集聚和空间一体化:(1)高铁开通提升了城市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降低了对污染型企业的接纳意愿;(2)城市因高铁开通提高了交通便利性,促进了要素的流动,使得污染型企业的选址不再局限于东部发达地区;(3)在发达地区,高铁开通给城市带来空间一体化的同时也会因为过度集聚导致要素价格上涨,企业间竞争加剧,不利于企业进入。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场主体应充分认识和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选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这对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地方营商环境和投资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肖涵月分享了《电力市场效率评估与碳市场价格设计——基于电碳市场关联视角下的传导率估计》,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1期。该文基于2006—2018年中国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似不相关回归模型评估了电力市场效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碳市场关联条件下碳价对电价的传导率,并对不同场景下全国碳市场的碳价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发现:(1)与非试点地区相比,碳市场试点地区中电力市场的无谓损失率更低,并且市场效率的提高具有更高的碳减排作用。(2)电、碳市场关联条件下,碳价对电力市场中居民电价的传导率高于对工业电价的传导率,但均远低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传导率水平。(3)传导率的提升能够缓解“降电价”与“碳减排”之间的矛盾。当前传导率下电力市场效率目标与碳减排目标的协同实现需要碳价的大幅提升,而在完全传导的理想情况下最优碳价约为40元/吨。(4)长期而言,当前传导率下碳排放总量下降场景、经济增速放缓场景对应的最优碳价分别为255.05元/吨、173.63元/吨,而人口老龄化场景并未对最优碳价的设置形成约束。该研究不仅为电力市场与碳市场之间的关联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全国碳市场价格机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政策参考。
马点圆围绕资源型产业这一主题,分享了《经济结构调整、绿色技术进步与中国低碳转型发展——基于总体技术前沿和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的经验考察》,发表在《管理世界》2022年第2期。论文首先针对现有文献在碳排放绩效测算上存在的有偏测度问题,将总体技术前沿的概念与非角度、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相结合,提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新型效率测算模型,对1996~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碳排放绩效进行了更加准确的测度及分解;进而,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全面考察了反映经济结构调整和绿色技术进步的多维因素对碳排放绩效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的碳排放绩效在“九五”期间处于较高水平,随后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进入“十一五”时期后又开始回升;在各投入和产出要素中,碳减排效应和要素节约效应对碳排放绩效的改善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省份间竞争效应、示范效应及经济关联效应的存在,碳排放绩效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碳排放绩效的提高会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包括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能源结构在内的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对本地及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绩效总体上产生了“结构红利”;城市化与本地和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绩效则分别呈“U型”和“倒U型”曲线关系;归咎于市场失灵和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的缺陷,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并未对碳排放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以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能源效率表征的绿色技术进步表现出“技术红利”效应,促进了本地和空间关联地区碳排放绩效的改善,但其间接效应的稳健性较弱。最后,论文指出我国需要在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要素市场完善、绿色创新突破、城市化集约推进、区域间协调合作等经济结构、技术和政策领域做出协同努力,才可能有效推动低碳转型发展这一世纪工程的最终实现。
最后,杨泽东介绍了《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olicy on firms’ energy-saving behavior: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based on China’s low-carbon pilot city policy》,发表在《Resources Policy》2022年第76卷。论文通过中国低碳试点城市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利用企业层面的数据,采用差异中的差异(DID)模型,探讨了环境法规对企业节能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政策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煤炭消耗和煤炭强度,特别是能源密集型行业和国有企业承担着更大的节能任务;但政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并不理想。该研究能够从微观层面提出环境政策启示。
文献讨论中
本次学术沙龙交流讨论气氛严谨,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针对自己在论文阅读过程中的困惑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思想的碰撞中收获颇丰。
通讯员:肖涵月
校对:王凤逸
审稿:丁辰鑫
20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