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基地博士Ⅰ组学术沙龙讨论笔记第十一讲
2021年12月15日下午16:30(京时),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基地博硕士研究生小组文献交流(博士Ⅰ组)沙龙讨论笔记第十一讲以线下的方式在新疆大学本部科技楼617会议室召开。参与此次文献交流与学术讨论的有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研究生原伟鹏、闫敏、杨泽东、夏学超、马点圆和赵燕,共计6人。
会议由博士四年级的两名同学、博士一年级的四名同学对近期阅读的高质量文献进行分享。首先,2021级博士杨泽东讲解了论文《ICT,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Tunisia》,论文指出区域间碳补偿是生态补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核算区域间碳补偿成本是建立碳补偿机制的基础。本文根据实际的碳赤字情况,首次提出了理论碳赤字的概念,并在理论碳赤字的基础上改进了区域间碳补偿成本的计算方法。此外,本文通过使用人口、富裕和技术回归的随机影响(STIRPAT)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了2017至2026年中国30个省份之间的碳补偿成本。最后,本文计算了各省之间碳补偿的优先指数。结果表明:第一,从2017年到2026年,中国30个省份的碳排放和碳吸收总体呈上升趋势,碳吸收的增加率小于碳排放的增加率。第二,从2017年到2026年,我国碳补偿费用支付省份和碳补偿费用接受省份的地位没有变化,碳补偿费用的流向稳定。碳补偿费用支付省份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碳补偿费用接受省份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第三,中国各省的碳补偿优先指标都较小且呈下降趋势,区域间的碳补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小。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区域间碳补偿的成本计算和区域间碳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合理参考。
博士研究生杨泽东讲解论文中
2018级博士闫敏讲解了论文《Who shapes China's carbon intensity and how? A demand-side decomposition analysis》文章指出,随着国家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的努力加强,决策者需要关于碳强度的来源和减少潜力的更具体的地方信息。本研究基于预定义的“总体体现强度(AEI)”指标,即体现排放与体现附加值的比值,对中国的碳强度与其区域、最终需求类型和经济部门进行了需求侧分解。研究发现,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发达省份、资本投资需求和建筑业的影响。然而,欠发达省份、消费需求和服务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7-2012年,富裕省份的AEI降幅普遍较低,AEI降幅要低得多,主要原因是各省最终需求结构和部门结构的差异。沿海地区生产和需求方面的减排努力是中国碳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内陆地区需求的结构退化部分抵消了下降。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EI配置国家碳强度目标,调整中西部省份的最终需求结构,将大大有利于中国到2030年实现其雄心勃勃的碳强度目标。
2021级博士马点圆讲解了论文《Green development growth momentum under carbon neutrality scenario》文章指出,随着人们对碳中和意识的普遍认识,碳中和情景的经济发展增长势头已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从企业和居民实践绿色低碳行为的主动性、意识和自律性的角度,介绍了碳中和双重投入水平。本文通过构建绿色低碳行为的平衡经济体系,探讨了生产和消费中新的内生增长能力,发现新体系中存在着绿色低碳行为的碳中和实现调控。本文基于绿色低碳行为的渗透能力,研究了碳中和双输入水平演化驱动下的经济体系的内生增长规律。本文考虑了新的经济体系中的生产和消费过程,生产部门考虑了绿色低碳商品的生产,研究了碳中和双投入水平下的技术方程,考虑了家庭中受环境和碳排放影响的绿色商品消费过程,构建了家庭效用函数,得到了新的增长率。利用绿色低碳商品的碳排放增长率及其与吸收速率的关系,得出了碳中性的实现规律。然后,得到了碳中和双输入水平驱动下内生生长条件下的一般平衡解和生长速率。通过数值模拟和实证分析,得到了碳中和双输入水平的内生效应、碳中和效应和碳中和实现调节效应。
2021级博士生赵燕讲解了论文《Industrial structure, technical progress and carbon intensity in China's provinces》,论文指出,本文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工业结构和技术进展对碳强度的影响,以探讨那些可能导致我国碳强度降低的因素。结果表明,各省间碳强度存在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工业结构升级优化有利于降低碳强度,但在我国技术进步是最重要的作用。效率变化是技术进步降低碳强度的主要因素,但由于碳排放反弹效应,技术变化的影响不显著。虽然技术变革本身不能直接降低碳强度,但也可以通过促进工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来间接降低。城市化结构和煤炭主导的能源消耗都增加了碳强度,但外国直接投资与碳强度的关系不显著。在这些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政府降低碳强度的具体建议。
赵燕博士分享文献
2018级博士生原伟鹏讲解了论文《Evaluation of Polycentric Spatial Structure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Based on Multi-Source Big Data Fusion》,论文指出,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巨大变化。因此,对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对于理解这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准确评价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判断城市群实际发展情况与城市群总体规划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夜间光(NTL)数据、兴趣点(POI)数据和腾讯迁移数据(TMG)的融合,识别珠三角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新方法。第一步,通过小波变换融合NTL、POI和TMG数据;第二步,分别采用Anselin局部Moran’sI(LMI)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来识别主要中心和子中心。在第三步中,在总体规划的背景下,进一步验证和讨论了本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数据融合后通过LMI和GWR识别城市多中心的准确率为92.84%,Kappa值为0.8971,高于传统相对阈值下的多中心识别结果。将识别结果与总体规划进行比较,首先发现多源大数据的融合有助于准确评价城市群内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其次,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的融合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识别城市空间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因此,本研究可以为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提供新的设计,进一步为城市群的空间优化和区域空间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
2021级博士夏学超讲解了论文《Does public opinion affect air quality? Evidence based on the monthly data of 109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China》,论文指出,近年来,严重的雾霾笼罩着华北广大地区,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虽然中国是一个媒体控制严格的国家,但公众舆论仍可能对地方和中央政府加强环境保护施加压力,从而影响空气质量。本文首次对我国公众舆论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具体来说,利用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月平均水平和几种主要空气污染物如pm2.5、pm10、so2等的浓度作为空气质量的指标。利用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中国109个地级市的数据集,估计空气污染对空气质量有显著影响,冬季公众对空气污染的看法激增更频繁。公众舆论似乎只有在短期内才会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负面公众舆论激增的两个月后,空气质量往往会有所改善。总的来说,公众对空气污染的看法有助于提高中国的空气质量。
本次学术沙龙交流中,在读博士生对环境政策、环境保护、能源消费、碳减排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为各自的论文撰写做准备。此次文献交流关注了最新文章并紧扣研究方向,大家受益颇深。
通讯员:马点圆
校对:黎炯婵
审稿:丁辰鑫
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