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交流 
 区域交流 
 基地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交流>>基地交流>>正文
基地交流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基地博硕士学术沙龙讨论笔记第十讲

2021年11月22日 18:29  点击:[]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基地博硕士学术沙龙讨论笔记第

20211122日下午1530(京时),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基地博士硕士研究生文献交流沙龙讨论笔记第讲以线下的方式在新疆大学本部科技楼615会议室召开。参与此次文献交流与学术讨论的有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慧教授,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博士后向仙虹,博士研究生赵景瑞、原伟鹏、闫敏、王慧、肖涵月、辛龙、闫新杰、寇明龙、门柯平、马点圆、赵燕、杨泽东、夏学超,硕士研究生李腾腾、张策、邓又一、崔青、王芝炜、靳春丽、豆勇芳、王凤逸、黎炯婵、丁辰鑫、唐静、孙勇、邱朝乐、张贤峰、祝树森和张瀚月,共计31人。

参会人员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在读博士研究生分享经典文献。首先由在读博士研究生辛龙分享经典文献《Understanding the green energy effificiencies of provinces in China: A Super-SBM and GML analysis》(《Energy2022年第239)。论文利用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基于松弛的模型)计算中国29个省份的绿色能源效率,并用GML(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解释效率变化。文章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绿色能源效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2技术进步是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然而由于能源过度使用,技术进步的贡献被取消了;(3绿色能源效率低的省份在地理上倾向于向能源资源禀赋丰富的地区集聚;(4我国四大区域绿色能源效率差异显著总体来说,平均水平是东部>东北>西部>中部;(5利用转移支付平衡区域发展,打破省际壁垒,促进能源流通,优化能源价格结构,缓解反弹效应,是提高我国绿色能源效率的关键政策方向。

博士研究生辛龙汇报论文中

博士研究生闫新杰接着分享经典文献《CGE modeling with disaggregated pollution treatment sectors for assessing China's environmental tax policie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1年第761卷)论文通过建立一个具有分类污染处理部门的环境CGE模型来评估中国环境税政策的效果。论文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论文所研究的环境政策可以帮助减少大多数污染物的排放,但也会对GDP产生负面影响。到2030年,低环境税情景下的GDP损失为0.03%,高环境税情景下为0.06%;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分别减少17.4%21.0%19.3%24.5%,而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0.9%1.7%5.8%11.0%。(2)如果在CGE模型中对污染处理部门进行分解,环境税政策的污染处理效果会被低估。

博士研究生赵燕接着分享经典文献《Unveiling the driv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industrial resource allocation in China: A spatial econometric perspective》(《Energy Policy2021年第158卷)。文章基于2007年至2016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工业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碳排放的空间自相关及其关系。文章结果显示:(1与其他省份相比,吉林、浙江和广东的工业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高;(2从国家层面来看,工业资源配置的改善可以减少碳排放;(3在区域层面上,工业资源配置效率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同工业资源配置可以大大减少东部地区的碳排放。然而,工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否能减少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

的碳排放,目前还不清楚。

博士研究生夏学超接着分享经典文献《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haze pollution: Neighbor-companion or neighbor-beggar?》(《Energy Policy2021年第151卷)。文章基于长江三角洲2002年至2010年的数据,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研究环境监管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论文的贡献主要在于:(1)比较了非正式和正式环境法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2论文采用了空间自滞后模型,构建了非对称物流矩阵;(3研究揭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中间作用;(4研究表明在使用工具变量(政府官员的晋升压力)后,结果是稳健的。

硕士研究生黎炯婵接着分享经典文献《Does low-carbon pilot city program reduce carbon intensity?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2021年第58卷)。文章基于2005-20184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探讨LCPC项目对城市层面碳强度的影响。文章结果显示:(1LCPC显著增加了碳强度在采用LCPC项目后的第三年,LCPC对碳强度的增长效应逐渐减弱;(2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在经济条件改善、第二产业生产比例下降的东部沿海城市,LCPC项目效果更强。

硕士研究生祝树森接着分享了经典文献《How Do Proactive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Affect Green Innova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Firm Performa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1年第1817)。论文重点关注了绿色创新和积极环境战略,同时还考虑了环境法规与绿色创新、企业绩效和绿色创新之间的联系。论文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具有积极主动的环境战略的企业对绿色创新实践更有价值;(2)环境法规促进了绿色创新实践,企业绩效也促进公司进行绿色创新实践3)环境法规对主动环境战略和绿色创新之间的联系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此外,企业绩效也对积极的环境战略和绿色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硕士研究生祝树森汇报论文中

    最后,博士后向仙虹给大家介绍了经典理论“隧道效应”,该理论来源于The changing tolerance for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年第874向仙虹博士后从期刊介绍、作者简介、研究内容和研究启示展开,其中研究内容包括7部分:(1)他人前进带来的满足感:隧道效应;(2)部分证据;(3)融合和革命;(4)从满足到愤慨;(5)决定隧道效应强度的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因素;(6)另一种反应:因他人的成功感到忧虑;(7)结语。最后向仙虹博士后根据“隧道效应”提出了两点思考,一是如何放大“隧道效应”抑制“马太效应”,实现共同富裕?二是如何将“隧道效应”运用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领域,特别是环境不公平与环境治理中?

博士后向仙虹汇报论文中

在此次学术沙龙中在读博硕士博士后向仙虹共分享了篇经典文献,并在老师和主持人抛砖引玉下,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从交流中相互学习同时,在读硕士祝树森用心的准备和精彩的分享引人思考,为在读硕博士今后如何分享文献做了典范,收获颇丰。最后,孙慧老师对在读硕士祝树森的分享给予表扬,对博士后向仙虹的分享给予肯定,同时对大家今后的文献分享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殷切希望大家能够对文献有更为深入的认知,学以致用。

通讯员:唐静

校对:豆勇芳

审稿:丁辰鑫

2021.11.22

关闭